在之前我们的一篇介绍伦敦小众独立咖啡馆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一家叫 Look mum no hands 的独立咖啡店,很多朋友联系我们希望了解这家单车咖啡店的更多信息,今天小编为您带来她有趣的创办历史。
原文by 韩笑 曾刊登在《第一财经周刊-KU》。Old Street这条街有点尴尬,也有点委屈。人们在给伦敦分片儿的时候似乎把它遗忘了,它既不像是喧闹密集的市中心,自由不羁的东伦敦也不认它。破旧的建筑,或是土黄,或是砖红,商铺都很少,整个东伦敦的兴起也没有把它救活。就连在最适合散步的周日清晨,人们都不愿意走这条路。每个人只是匆匆走过,它从来不是目的地,没有人为它驻足。
突然,一些骑行人停了下来。
他们骑到Old Street 49号的一个小院子里,黑色大门半敞着,上面用油漆刷的几个复古样式的大字“Look mum no hands!”,把整条街都点亮了。院子里有自行车停车位,蓝色的铁架子已经生了锈;几张桌子也有些年头,上面摆着番茄酱和椒盐罐子。有人把车子锁在院里,有人直接就推着车子进了旁边的屋子。
你无法判断他们进去是要干什么。这个人在修车链条,那个人在做咖啡拉花,还有好多人在盯着大屏幕,喝着啤酒吃着饭。好吧,但是环顾一周还是给你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不管是什么,反正都自行车有关。整个屋子就好像属于一个少年,他有种偏执和狂热,满墙的海报和各种眼花缭乱的装饰品暴露了他的爱好。
这样的少年其实有三个。咖啡馆老板Lewin和金融男Matthew是邻居,从五岁就开始一起骑车,一起上学。到了伦敦之后两个人周末还是会越好骑车去郊游,期间又认识了修车师兼车手Sam。2013年,Matthew遭遇公司裁员,Lewin的咖啡馆又被一家大型超市挤得关了门。就这样,他们之前一直想开一个“可以看环法比赛的地方”的梦想有机会实现了。
Look mum no hands(LMNH)店名是Sam在某天凌晨两点突然想到的,当时三个人就像喊出这句话的小孩一样兴奋:看,妈妈!我会撒把了!他们带着这股兴奋劲儿寻遍全城,找到了这间完全符合想象的店铺。大大的玻璃屋,一个人走进来,坐在窗边的长条桌,光线充足正好可以看书,用笔记本的话就直接掀开桌上的盖子插上电源,不用低着头到处找插线板。
长条桌贯穿整个房间,进门的一头摆放着自取的餐具,纸杯和柠檬水,你可以顺手拿一本有关自行车的书和杂志来翻翻,或者是各种自行车活动的宣传卡片。门的另一侧贴满了1940至1950年代的自行车海报,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往上贴明信片,店主对这件事没什么意见。有时候,这些位置会被空出来,给居住在东伦敦的年轻艺术节展示他们的作品,没准哪个客人就会看中。
店员之中也有艺术节、设计师和默剧演员,不管他们的另一层身份是什么,必须符合两条原则:有趣,并且热爱单车。咖啡师长得像个凶悍的海盗,左臂纹满了各种修车工具,说起话来却异常温柔;修车姑娘不爱说话,私底下她还是个自行车马球(bike polo)队队长。每个人都骑车来上班,你或多或少能感受到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爱着骑车。负责招聘店员的Lewin一直说这不是一家主题咖啡馆,“那样只要在店里挂一副Eddy Merckx(英国著名自行车车手,环法冠军)的画像就够了。”
来店里吃饭的人形形色色,有从Barbican艺术中心刚看完演出的文艺青年,有一家四口都操着浓重口音的欧洲游客,还有住在附近的老爷爷只是为了喝杯茶,或者是眉头拧着的大学生正在改论文。如果不是穿着紧身衣,桌上放着头盔,你看不出他们与中心城有什么关系。有一个律师每个工作日都西装笔挺地过来吃什么锦麦片,周末就骑着车子过来喝啤酒。这里并不是一个为了讨好某类人的地方,不只是为了骑行者,它保持着一种敞开的姿态,路过的人都想进来瞧瞧,哪怕坐在最里面的沙发上发发呆也好。
这里举办过新书签售会,电影放映会,甚至编织手工课。但是最多的还是定期的自行车修理课和环法、环意等自行车赛事的直播。“球迷总有地方去,但没有一个地方属于我们自行车爱好者的”,Matthew先是很无辜,而后很得意,“每到比赛阶段,店里就要爆棚,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来。”
是的,伦敦正在发生一场骑行革命。
骑车的人不再仅仅是穿紧身莱卡衫的中年男子。从2000年开始,伦敦骑车人数增长了80%,尤其在2010年,市长Boris推出了巴克莱骑车计划,伦敦一夜之间突然多了几千辆天蓝色的自行车。即使这个车子看上去有点蠢,很多人骑了一阵之后,还是发现了骑车的妙处,就决定买自己的车子了。随便在哪条街上,放眼望去,看见的不只是专业模样的赛车,人们穿着便装,骑着Fixie或者折叠车在街上穿过。
如果跟拥有8辆自行车的Lewin探讨这个话题,他会直言不讳地说,在伦敦这地方,汽车要多蠢有多蠢,聪明的人才骑车。其实不需要那么聪明也能明白,因为这计划变成了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只有自行车才能让你准时到达你想去的地方。狭窄的街道找不到停车位,公交票价每年都涨,挤地铁每天至少要经历一次延误,顺便吸进相当于一包烟的粉尘。
但反过来说,这座城市又真的不怎么适合骑车,和有专用自行车道的地方相比,你得想办法跟汽车抢道,这就需要莫大的勇气;如果你改上便道。行人就会有点嫌弃你。再加上阴晴不定的天气时常搞得你到家时才发现甩了一后背的泥,你会有点崩溃。自行车扎胎了呢,在路口也找不到亲切的修车师傅,只能推着车慢慢走回家吧。
即便这样,生活在东伦敦Hackney区的Kathryn还是能看到路口有越来越多的骑行人在等红灯,这有点像她几年前到北京旅游时看到的场景,“好像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那种一个人在路上被汽车包围的脆弱感消失了,我们也是成群结队了。”也许是因为做了5年犯罪现场调查员的缘故,Kathryn对自行车的嗅觉也特别灵敏,她拥有全世界第一家自行车咖啡馆Lock 7。
坐在Lock 7的门口,隔着摄政运河(Regent’s Canal)就可以望见热闹的百老汇市集(Broadway Market)。这里没有市中心那么拥堵,骑车的人也要多一些,每天有很多通勤者沿河骑行,甚至有人提出了在运河上架设一条自行车道的建议。Katheyn的店就是为这些人服务的,这里比LMNH更像是个修车店,有高高的天花板和更大的空间,墙上挂着各种形状的自行车车架。
2007年,Kathryn在哥本哈根旅行时认识了一个设计师Sogreni,他自己开了一间自行车店。Kathryn在伦敦从没见过这么多不同的车子,好像每辆车都有自己的个性。她当时就决定回伦敦开一家店,既修车又卖车,人们还可以坐下来歇歇脚。当时她甚至不知道开这样一家店合不合规。
现在,这里成了骑行者们的驿站,车子上的小毛病坐着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修好,有大动作则要提前预约,甚至很多人过来改装自行车。店里的车子都是自产自销,车架几乎都是二手回收来的,再加上新的配件,所以说是定制自行车也不为过。借着上一份工作的便利,Kathryn还不到期地在店里和网站上发布一些消息,比如最近警察局缴获的被盗自行车和配件的图片(所以说不只是在中国才丢自行车)。
如果你到这里来坐坐,没准还会碰见明星员工Lola,一只来自英格兰北部的帕森斯杰克罗素,前一阵子刚刚参与拍摄了Paul Smith的时尚大片。Lola除了陪Kathryn散步,还负责在店里店外追着一切带轮子的东西跑,逗人开心。如果你是从旁边的维多利亚公园遛狗过来,还能在店里买两包Lily’s Kitchen牌的狗粮。
1990年代,Kathryn在香港和台湾生活了两年,会点中文,她想在北京开一家Lock 7。而对于这场正在发生的革命,Kathryn显得同样乐观,她觉得如果一场革命不会被电视转播(见注),那么就会有一场革命不会被汽车战胜。为什么爱上骑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骑车。就像Pink Floyd唱的那样:“I’ve got a bike. You can ride it if you like. It’s got a basket, a bell that rings and Things to make it look good.”
注:The Revolution will be not televised是美国歌手兼诗人Gil Scott Herom的作品,这首诗抨击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告诫人们真正的革命不会发生在电视、复印件、可乐、汽车这些东西上的,真正的革命发生在人们的思想里。
This bicycle store/cafe/workshop is really amazing! Thanks for introduce